通知公告
我是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是教师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第二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浏览次数:

各学院、教学单位:

为加快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规范医学课程考核环节和质量标准,以命题创新和考试评价改革为抓手,全面推动医学育人方式、评价模式、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由中国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已于2024年10月启动。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切实助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促进课程命题创新和考试评价改革,提升教师命题及评价应用能力。我校将启动校内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评学融合——深化医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二、大赛目标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快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切实推进医学考试命题创新,提升教师命题及评价应用能力,推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参赛对象

1.参赛队伍要求:本科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在职教师,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现场评审阶段主讲汇报)和不超过4名团队教师。

2.参赛课程要求: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医学、精神医学、儿科学等)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不含通识课),课程设置标准符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要求。

四、比赛内容

(一)学科命题方案设计: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命题方案。

(二)试题设计及试卷:根据上述命题方案命制试题或选择已有试题。

(三)考试分析及教学反馈:在正式考试中采用上述命制试卷进行考试,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成绩分析、答题分析和教学分析等。

(四)汇报答辩:讲解命题方案特点、试题命制思路、考试结果分析及针对性的教学反馈措施等创新内容。

五、比赛形式

分为校内遴选、大赛网络评审和大赛现场汇报答辩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校内遴选。经学院择优推荐汇总后,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各申报材料进行评选,专家组按照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有关要求和标准,开展校内遴选工作,进一步打磨并直接推荐参评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

第二阶段为网络评审。按照全大赛通知要求,由大赛组委会和评审专家组依据参赛情况划定现场评审入围分数线,入围的参赛教师进入第二阶段即现场评审阶段。网络材料评审得分将计入大赛决赛总成绩(占50%)。

第三阶段为现场评审。内容为命题创新设计汇报和答辩(评分标准见附件5)。

六、参赛材料

(一)校内遴选及大赛网络材料评审阶段,参赛选手需要提交:

1.试卷1套,试卷满分为100分,新编原创性题目不少于20道,全部试题不存在版权问题。新编原创性试题需在试卷中标注,并以文档形式单独提供。

2.该套试卷的命题方案(命题方案模板见附件2)。

3.该套试卷测试后的分析报告一份。该试卷需经过不少于30名测试对象(该课程上课学生参加考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组织考试分析报告,报告中需包含的内容有:

(1)基本数据。包括:测试成绩分布情况(平均分、分数中位数、标准差、成绩分布曲线)、各测试试题难度及区分度、试题特征曲线、测试试卷的“四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也可以增加个性化分析内容(考试结果分析数据样例见附件3)

(2)试题分析。选择该试卷新编原创试题中不超过5道的典型试题(至少有1道选择题),进行针对性的试题分析(典型试题分析表格式见附件4)。

(3)个人对试卷设计的总体评价和对于试题设计、试卷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计划的改进措施。

4.请有意向参加的教师于2025年2月24日前在超星平台提交试卷、命题方案、分析报告、申报表(附件6)(教师签字;加盖学院公章)等电子材料。超星平台申报网址:http://2025zgyxjytkmtcxds.mh.chaoxing.com

汇总表以学院为单位填写、报送(附件7),纸质版签字盖章后送至行政楼118室。

(二)现场评审阶段

现场评审阶段,由“介绍命题方案”、“阐述试题设计思路”和“解读试卷分析报告”三个环节组成。

(1)介绍命题方案。本环节中,须介绍参赛人所在院校对命题对象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章节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章节教学大纲要求;本套试卷的总体命题设计思路、试卷中试题覆盖教学大纲情况、所考查的知识点构成、试题难度构成情况、试卷总体的预估难度。

(2)阐述试题设计思路。选手从前期提交的试卷中自选2道原创试题,依次阐述试题的设计思路,客观题需包含题干和选项设计,主观题需包含题干和答案设计。(例如:题干和选项设计是否符合选择题设计原则;学生从阅读试题的题干信息到得出答案需要经过的思维路径,题目中涉及并需要综合应用的学科知识点等。)

(3)解读试卷分析报告。选手在比赛现场对提交的试卷分析报告进行现场解读和分析,并针对该试题分析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从教学、考核等角度提出反馈及改进建议。

(三)总成绩计分规则

大赛网络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现场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依据上述规则计算两部分成绩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奖。

七、时间安排

2024年12月19日—2025年2月24日,报名及提交参赛材料;

2025年2月24日—2025年3月7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

2025年3月—4月,参赛老师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并提交正式参赛材料;

2025年5月—6月,开展大赛网络评审;

2025年8月—9月,开展大赛现场评审并举办大赛证书颁发仪式。

八、奖项设置

校内选拔赛将遴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获奖选手将作为大赛参赛推荐对象。

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设特、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特、一、二、三等奖按组别分设,比例分别为入围现场评审阶段队伍的6%、20%、30%、44%(具体根据入围队伍数量确定);网络评审阶段数量的25%授予“优秀奖”。

九、其他

1.各学院(部)要对本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以本次课程考核优秀案例评选工作为契机,广泛动员相关教学单位积极参加校内遴选,并按要求规范、完整上报参赛材料,各学院应对推荐的课程考核相关材料的原创性进行审查,确保案例中不存在抄袭、侵犯他人著作权等行为。

2.相关教学单位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网络评审评分标准、现场评审评分标准和《考试结果分析数据参考样例》以及如何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融合,课程考核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充分反映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深度、广度,并认真地对课程考试结果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找出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课程考核评价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3.参赛教师(团队)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教育评价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考核融合,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持续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

4.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考试中心,电话:0516-83262052。

                                                                                                                                                         教务处

2024年12月23日

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邮政编码:221004 版权所有@2005-2020 徐州医科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