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新闻
教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构建与应用》定稿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者: 柳强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6日
浏览次数:

     8月16日,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教育部高教司联合项目组和中国医科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徐州医学院承办的《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构建与应用》定稿会在我校行政楼201会议室召开。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主任李建国,教育部高教司农林医药教育处处长王启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研究与评价处处长张颖,人民卫生出版社主任赵永昌,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孙宝志,我校党委书记吴永平、校长郑葵阳、副校长蔡红星、原校长王勇,国内各兄弟医学高校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会代表近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该项目负责人中国医科大学赵玉虹教授、曲波教授主持。

    徐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郑葵阳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对各位与会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就项目组对我校给予的高度信任以及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向与会领导、专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研实力以及“卓越医师”的培养情况。

    孙宝志教授对该书编写背景作了介绍。他指出,该项目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考试中心和中华医学基金会三方的大力支持;在国家医学教育考试中心和教育部农医处的指导推动下,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牵头全国31个单位集体攻关,针对“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教学改革”开展了深入调研,历时2年;并于 2014年4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召开了该项目研讨会,取长补短,深化合作;6月在河南新乡医学院举行了该项目审稿会,承担标准篇及应用篇编写文稿的各单位就编写思路及具体编写内容进行了汇报、交流并统一了编写要求;今天,该项目将在徐州医学院收获成果,完成书稿定稿。他希望各参会高校要对照该项目“临床基本能力、医生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等多个要素的内涵和拓展认真思考调研,做好此次项目成果定稿的编写,并就书稿的篇章构成、能力分级和写作风格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于此次项目涉及的针对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王启明处长在会上重申要求,要在保证医学教育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基础上,注重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大教育成本投入力度,建立起回归教学精英教育的机制和落实质量监控考试及认证制度。

    李建国在讲话中指出,根据我国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基本国情,同时借鉴国际医师执照考试成功经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的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框架下,基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课题研究,依据临床执业医师基本要求和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全日制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生有必要实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而《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构建与应用》项目的定稿必将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起着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

    在第一阶段会议上,徐州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新乡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分别对该项目标准篇文稿的8个章节进行了汇报发言;在第二阶段会议上,北华大学、滨州医学院、承德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徐州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分别就该项目应用篇文稿进行了汇报发言。

    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要求既要形成培养体系,又要重点突出;既要符合当前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和时代发展,又要结合社会需求和地区实际,使之具有可推广性和借鉴性。该项目的定稿,正是结合社会需求和地区实际,探讨建立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目标培养体系,该项目将为中国临床医生的医学教学提供了范本,将切实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落到实处,发挥医学教育引领作用。

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邮政编码:221004 版权所有@2005-2020 徐州医科大学教务处